今天(7月19日),君实生物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公司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联合依托泊苷和铂类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广泛用于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这是特瑞普利单抗在中国提交的第十个上市申请。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小细胞肺癌(SCLC)它是肺癌中侵袭性最强的亚型,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15%-20%,具有进展迅速、转移早、预后差等特点。SCLC分为局限期(LS-SCLC)和广泛期(ES-SCLC)。目前,通过标准化疗和放疗,LS-SCL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约为90%,5年生存率约为25%。然而,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都被诊断为ES-SCLC,中位生存期不足1年,2年生存率不足10%,仍是临床未解决的主要问题。
据报道,新适应症上市申请主要基于EXTENTORCH研究(NCT04012606),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控制、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由吉林肿瘤医院教授程英担任主要研究人员,在全国51个临床中心联合开展。本研究旨在比较特瑞普利单抗或安慰剂在一线治疗ES-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3年5月,EXTENTORCH研究的主要终点达到了方案预设的有效边界,因此特瑞普利单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ES-SCLC一线治疗III期研究中实现总生存期的人(OS)和没有进展的生存期(PFS)PD-1抑制剂是双重主要终点。
结果表明,与简单化疗相比,ES-SCLC的ES-SCLC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PFS和OS。特瑞普利单抗的安全数据与之前的研究类似,没有发现任何新的安全信号。EXTENTORCH研究的详细数据将在最近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公布。
关于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
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作为中国批准上市的第一种以PD-1为目标的国内单抗药物,获得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的支持,并获得了国家专利领域最高奖项“中国专利金奖”。
特里普利单抗已在全球(包括中国、美国、东南亚和欧洲)开展了40多项临床研究,涵盖了15种适应症。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关键注册临床研究评估了特里普利单抗的安全性和疗效,包括肺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膀胱癌、乳腺癌、肝癌、肾癌和皮肤癌。
截至目前,特瑞普利单抗在中国已获批6种适应症: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2018年12月);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2021年2月)用于治疗二线及以上系统治疗失败(2021年2月);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2021年4月),包括新辅助或辅助化疗12个月内进展。;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治疗局部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2021年11月);联合紫杉醇和顺铂用于不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远处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2年5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用于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2022年9月),阴性、不可手术切除。2020年12月,特瑞普利单抗首次通过国家医疗保险谈判,目前已将3种适应症纳入《2022年药品目录》,是国家医疗保险目录中唯一用于治疗黑色素瘤的抗PD-1单抗药物。
在国际布局方面,特里普利单抗在粘膜黑色素瘤、鼻咽癌、软组织肉瘤、食管癌、小细胞肺癌等领域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称号(FDA)授予2项突破性疗法鉴定、1项快速通道鉴定、1项优先考核鉴定、5项孤儿药资格鉴定。
目前,特瑞普利单抗与吉西他滨/顺铂作为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以及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含铂治疗后的二线及以上生物产品许可证申请(BLA)FDA正在接受审查。2022年12月和2023年2月,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MHRA)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对局部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和联合紫杉醇和顺铂对不能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的上市许可申请(M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