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近日,中国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发布《关于2023年纠正医疗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全面覆盖多个领域
合力整顿医药行业不正之风
医药加强反腐力度,纠风部际工作机制成员单位为:国家卫生委员会、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商务部、审计署、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医疗保险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14个部门。
图片来源:《通知》公告
根据国务院组成部门和有关职能的调整,调整部际联席工作机制成员单位,纠正医疗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这也是机制调整到位后的原因首次部署纠风工作对今年的行业作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纵观前五年的通知(2018-2023),这次纠风工作力度很强,从以前的9个部委增加到14个部委,达成协议全面覆盖多个领域。
14部委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作为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纠风领域的9名老成员,他们将继续和加强以往的工作:国家卫生委员会为纠风工作牵头单位,负责制定和指导、协调重点;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支持和指导,提高国产药品、医用耗材生产供给能力;公安部负责指导地方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医疗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刑事案件;财政部负责保障必须正常开展纠风部际工作机制经费;商务部负责推动现代药品流通模式的发展;税务总局负责在医药购销领域发现的情况重大税收违法案件线索进行调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负责加强药品、医疗服务领域监督价格行为,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等;国家医保局负责持续推进医药价格及招采信用评价,促进药品和医疗耗材集中采购,并加强医疗保险相关行为和药品费用监督;国家中医药局负责中医医疗机构纠风工作。
新增5名新成员的责任如下:教育部负责开展直属大学附属医院纠风工作;审计署负责加强医疗保险指定医疗机构采购各大药品企业的生产、销售和采购审计监督;国资委负责推进各项纠风工作,完善医院和制药企业内部的纠风工作制度;国家疾控局负责对疾控机构纠风工作;国家药监局负责完善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生产和流通监管并监督和实施法律法规制度。
深入治理,重点整治
全面杜绝贿赂等行为
新时代,新纠风。这一纠风工作建立了完善的惩戒体系,推动全行业“贿赂行贿一起查”,共同建设健康中国。
从通知中可以看出,纠风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整治医药行业行贿受贿问题,包括以“捐赠”、以学术活动、举办或参加会议等名义变相摊派,为非法传递利益提供平台,非法接受捐赠资助等问题;在普惠制认证、行政许可、日常监督和行政执法等工作中泄露投标价格、申报材料、技术数据等工作秘密。
严格执行2021年发布的《关于印发全国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行动计划(2021-2024年)的通知》,对“红包”、集中整改回扣等行为问题,划清问题红线,明确行业底线,治理利用短缺医疗资源或检查、手术等诊疗安排损失公共肥料谋取个人利益,推动基因检测或医院外购药等第三方服务,接受网上药品佣金、非法直播利润、使用执业佣金、非法介绍患者等问题。
图片来源:《关于印发全国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行动计划(2021-2024年)的通知》
对此,为了保证纠风工作部署的有效性,纠风工作从自身优化入手,在保证各管理体系与部门职能实际衔接的基础上,畅通举报投诉渠道,落实规纪法衔接部门主体责任,提高各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水平,完善行业联合处罚制度,构建医疗卫生机构廉政长效机制,实时落实各部门在纠风工作中的工作。通报履行职责不力、纪律执行松散的地区和单位,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典型案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有效推进医药行业风险纠正工作顺利高效。
新兴产业,全新整治
树立惩治高压线的违法行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向自身,促进了医疗美容行业和口腔健康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满足自身对美的追求的同时,也逐一突出了非法医疗、无证医疗、假货销售、三种无产品、非法经营、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业的混乱。
与此同时,牙齿难以登上天空的问题也经常出现。口腔行业的种植价格、治疗价格、口腔设备价格不一致,医生水平、消毒管理不严格、诊所资格不足等因素使口腔行业多次进入热门搜索。
此外,由于自身情绪、健康等因素的影响,社会不孕症患者数量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育龄夫妇不孕症患者超过5000万,占育龄人口的12.5%~15%。试管婴儿是目前辅助生殖技术中最常见、妊娠率最高的一种。然而,随着需求的增长,辅助生殖市场也在野蛮爆发。
各种新兴热门行业乱象丛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关于这种行为,通知的重点包括新兴重点领域的产业混乱,包括医疗美容、口腔和辅助生殖,将得到严肃处理,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无证医疗、非法生产经营使用相关药品医疗器械、整改广告违法行为、非法诊疗服务、严格规范收费行为、严格相关药品医疗器械进口管理、医疗购销领域发现的税务违法行为,清理整改网上相关违法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此前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的指导意见》。对于新兴行业的混乱,这一纠正行动势在必行。
图片来源:《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的指导意见》
自18年以来,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已成功进行8批,集中采购已成为公众的福音。
面对即将到来的事情第九批集采,通知还表明,在医药产品销售过程中,各级各类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及其相关经销商和医疗代表以各种名义或形式实施“黄金销售”,给予医疗机构员工回扣,以各种形式将利益转移给相关机构;在药品和医疗耗材集中采购中,不履行采购合同,包括拒绝实施集中选择结果、在医院设置障碍、购买高价非选择产品或临床替代产品、非法线下采购等不正之风。
对于医药商业贿赂、垄断等案件事实,将评估医药企业的破坏信任水平,采取不同程度的处置和约束措施,如信用风险警告和限制挂网,充分发挥医药集中采购市场的指导和约束作用。
五年不变,重视医疗保险
说不要骗保、倒卖等行为。
自18年以来,通知中年表达了医疗保险的重要性,并不断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这也不例外。2023年,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的标准化管理和使用:重点关注重点部门、重点领域、重点监测药品和医疗保险结算费用,规范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继续严厉打击虚假医疗、医疗保险药品转售等欺诈和保险欺诈行为。
此前,国家医疗保险局与5个部委合作发布了《2023年医疗保险领域打击欺诈和保险欺诈专项整改工作计划》。该计划指出,将重点打击“假病人”、“假病”等欺诈和保险欺诈,重点打击骨科、血液净化、心血管内科、检查、检查、康复理疗等关键领域;重点关注重点药品和耗材;重点关注虚假医疗、医疗保险药品转售等关键行为,特别是异地就医、门诊统筹等易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大数据监管试点,加强大数据监管,加强宣传曝光和舆论监控,完善长效机制。
图片来源:《2023年医保专项整治工作计划》公告
如今,医疗保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医疗保险的概念大多存在于年轻人的认知领域,老年人对医疗保险的普及可能不够全面。近年来,随着医疗保险药品的不断加入和诊疗技术的不断升级,欺诈和保险欺诈也在出现。
因此,政府不仅要重视医疗保险相关工作,还要重视医疗保险基金合理使用的相关教育和普及。保护从自身出发,从理念上建立保护欺诈意识,更全面、高效地杜绝医疗保险违法行为,有效地维护被保险人的权益。
参考资料:
1.[辅助生殖产业市场调查分析及发展前景分析2023]中研网
2.【口腔医疗行业混乱】毕节七星关区人民政府洪山街道公告
3.光明网[医美姓医健康第一]
4.国家卫生委员会的公告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