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时光机”, 国内药企冲向东南亚

   2023-04-14 声远医药网47380
核心提示:哪里才是突破口?

东南亚是互联网巨头又爱又恨的地方。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投资者在东南亚花费了近168亿美元。除了BATJ等互联网巨头外,各种金融投资、战争投资等力量也涌入了东南亚。

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乘“时光机”回到20年前的中国,在东南亚复制奇迹。但经过多年的“战斗”,他们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东南亚似乎有很大的整体市场规模,但市场的本质是分裂和分离的。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也非常分散。这种复杂的文化环境注定要使这里的平台难以占据主导地位。

如今,故事的开头并没有改变,只是主角成了中国制药公司。

蓬勃的经济增长驱动力、巨大的市场缺口、不断优化的政策和对中国制药企业的重要战略,使东南亚成为中国制药企业的下一个淘金地。

或主动,或被动,国内制药公司纷纷冲向东南亚市场。故事会有什么不同吗?


01
掘金东南亚的制药公司


长期以来,美国、欧洲等医药创新药业只有三个世界。

如今,国内药企站在出海的十字路口,有着不同的选择。

4月12日,中国生物制药子公司正大天晴康芳与Specialisedtherapeutics(以下简称ST公司)签订合作许可协议。

根据协议,ST公司将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11个国家引进正大天清康PD-1单抗安尼的独家销售权。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国内PD-1第一次进入东南亚了。3月底,君实生物还授予Excellmab特瑞普利单抗东南亚的商业权益。

借船出海的药企不再少。不仅包括正大天晴康方、君实生物等,还包括信达生物、诺辉健康等。

早在去年5月,诺辉健康就与PreneticsGrouplimited共同发布了常卫清“出海”东南亚的战略合作。

事实上,国内制药公司不仅借船出海,还希望自己开拓东南亚市场。上述Excelmab是康哲制药东南亚商业化的子公司。

就像传统制药公司科兴制药一样,它在东南亚已经深入培育了很长一段时间,希望作为国内制药公司出海东南亚的平台。由于其在海外注册、合规审计、营销网络等方面的丰富经验,自2022年以来,科兴制药与海昌生物、迈博制药、东耀制药等制药公司就紫杉醇、英夫利昔单抗、贝伐珠单抗等重磅药物达成战略合作,借助科兴制药的海外商业平台出海。

另一个例子是万泰生物。受生产能力等问题的限制,全球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供应短缺,万泰生物也在不断推进针对东南亚、南亚等地的海上事宜。目前,其二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已获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的上市许可证,并可正式出口到上述国家。

越来越多的制药公司正在加入掘金东南亚阵营。


02
下一个应许之地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拥有近7亿人口的东南亚,已经成为制药公司出海的下一个应许之地。

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江湖,哪里就有生老病死,自然就有很强的医药消费需求。根据CPhinsight数据,2020年东南亚医药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00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将增长11%以上,市场空间广阔。

具体来说。首先,东南亚人口基础巨大。东南亚总人口接近7亿,老龄化趋势也在加深。数据显示,2020年东盟60岁以上人口约占10%;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20%左右。

7亿人的市场需求是多少?以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为例。目前我国适龄妇女接种率不足1%,需求缺口超过10亿剂。万泰生物在定增公告询价函中估计,东南亚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市场市场需求约12亿支,不亚于国内市场。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消费和临床需求将进一步为国内制药公司出海东南亚创造新的市场。

其次,东南亚的支付能力也在跟上步伐。一方面,东南亚国家的全民健康覆盖率不断提高,各国自费水平差异较大。然而,随着政府报销的增加,自费比例逐渐下降。如下图所示,泰国目前自费支出的比例不到10%。



随着医疗保险支付的步伐,东南亚的经济也在继续增长。到2022年,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将有5000万人进入中产阶级。不难看出,东南亚有支付能力的高收入人群也相当可观。这意味着独立支付能力也在跟上步伐。

此外,由于基础薄弱,东南亚目前属于医药研发沙漠,医药行业严重依赖进口。

如下图所示,除印尼外,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和泰国的进口药品消费占50%以上,越南接近7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人们必须追求更好的医疗资源,这是东南亚当地制药企业现阶段无法提供的,也是国内制药企业的机遇。

当然,东南亚国家也在奋起直追。例如,今年2月,越南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30年,越南生物技术在一些重要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跻身亚洲十大生物技术智能服务之列;到2045年,越南已成为世界生物技术发达国家、智能生产和服务中心;生物产业对GDP的贡献为10%-15%。

不难看出,近年来,东南亚国家不断加强国家健康覆盖和健康体系建设,政府也在大力提高药品准入门槛,优化监督审批程序,加上医疗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突出了市场机遇。

难怪国内制药公司在过去两年中加快了出海东南亚的步伐。


03
制药公司出海的选择


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好药应该去更广阔的世界。

出海不再是制药公司的选择题,而是一个必要的选择题。虽然目前国内创新药加速出海,重量级BD交易频繁,但这并不会改变海外是炼油场的现实。

到目前为止,FDA仍然欢迎中国的创新药物,但审计越来越严格,这也使得创新药物出海更加困难。大多数制药公司未能“突破”,很少有国内创新药物真正完成出海。

这可能是制药公司转向东南亚的一个实际因素。当然,虽然不如美国,但东南亚市场前景广阔,临床需求广泛。

选择大于努力,时代先于实力。但更多的时候,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国内制药公司在东南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需要熟悉不同国家的监管、注册要求、如何选择合适的海外合作伙伴等。此外,任何单一东南亚国家的制药市场都不大,如何有效地覆盖整个东南亚国家也需要考虑。

无论如何,越来越多的制药公司的行动向我们展示,除了更成熟、更广阔的美国市场外,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也可以成为制药公司出海的目的地。

至于选择哪个市场作为突破口,找到适合自己的出海路线,是目前每个制药公司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医药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医药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服务项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802875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