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非“4+7”城市破局!唐山和秦皇岛将率先启动4+7联动
近日,据“汇聚南药”消息,2019年4月16日,唐山市与秦皇岛市医疗保险局召开会议,将启动两市4+7联动。具体细则仍在研究中,尚未确定。医疗保险局仍希望中选企业的支持,努力尽快启动4+7联动。然而,这已经不是河北省唐山市第一次提到4+7集采了。
早在3月6日,在河北省唐山市医疗保险重点工作和有针对性的扶贫调度会议上,“探索促进集中采购,降低药品耗材价格”,也是2019年医疗保险工作的重点。根据部署,唐山市医疗保险部门将在药品招标采购方面发挥“组合拳头”:
1.在将17种抗癌药物纳入医疗保险目录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系统监控支付使用情况;
2.积极探索利用“4+7”带量采购成果;
3.找出全市二级以上医院的用药基础,筛选用量大、疗效好、患者喜爱的好药,借助省级平台采购,努力降低药品耗材价格,让老百姓受益。
河北跟进4+7价格联动或“意料之中”
据商务部统计,2015年,北京七大类医药产品销售总额1380亿元,天津519亿元,河北451亿元,市场总额2350亿元,全国七大类医药产品销售总额16613亿元,约占全国医药市场的1/7。巨额医药采购的“红利”使其有权与制造商谈判价格。
此外,近年来,中国有三明、西部十省、上海、苏州、浙江、安徽、福建等大型医疗耗材或药品采购联盟。跨区域联合采购已成为一种趋势。京津冀也是集中采购的组合之一,通过数量和价格来降低药品和耗材的价格。2016年底,京津冀三地卫计委签署了《京津冀公立医院医用耗材联合采购框架协议》。从三地联合医用耗材采购的角度来看,其效益非常明显。去年5月,京津冀三地卫生计生委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联合医疗耗材采购的完成情况。提到联合采购结果实施后,三地公立医院每年可节约耗材采购费用超过8亿元,总体降幅达到15%。
三地联合医疗耗材采购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果,河北、北京、天津在采集模式中形成了一定的“默契”,根据这一理念,河北在药品采购、谈判、配套政策、试点工作等方面,可能具有跟进4+7的“先天优势”。
第一轮4+7集中采购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这些非试点地区将“入围”下一轮
4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福先生介绍了药品集中采购和医疗救助工作,指出4月1日,11个试点城市已全面启动集中采购。截至14日24:00,11个试点地区25个选定品种总采购量达到4.38亿片支,总采购量达到5.33亿,约定采购总量达到27.31%,超出预期。中标药品的质量和供应得到保证,使用量超出预期,相关政策基本全面实施,如医疗保险预付款、医院使用、收款等。
4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推进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药品短缺监测响应和医疗救助,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及时全面推进。因此,在上述4+7集中采购工作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进程可能会加快,逐步扩大试点区域、招标产品,完善配套政策。
目前,辽宁、江西、福建、四川、广东等地已发表文件直接或间接跟进4+7集采。此外,中国生物制药董事长谢冰表示,第二批“4+7”批量采购品种预计将于今年夏天公布,并将于今年年底实施。鉴于此,业内人士推测,根据第一批4+7集试点城市的选择,4个直辖市和7个副省级城市均为中国区域中心城市,财政资源雄厚,是地方政策实施的第一站。杭州、宁波、南京、武汉、哈尔滨、济南、青岛等国家在第二轮带量采购中优先考虑副省级城市。
第二批4+7集采开始,14个品种竞争最大
众所周知,从2014年到2017年,上海已经进行了三次带量采购,共有42个品种大幅降价,最高降价64%,4+7集采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上海带量采购的成功经验。根据上海的经验,优先考虑消费量大、临床应用广泛、合格企业多、现有海外市场等产品。而独家品种、采购量小、药品短缺、治疗窗口狭窄的产品入围概率不大。
此外,参照第一批4+7集采中标产品,瑞舒伐他汀钙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厄贝沙坦片等品种的评价企业均在2家以上,竞争激烈。那么,在第二轮4+7集采中,哪些评价产品最具竞争力呢?
根据《好药记》一致性评价周动态:5品种过评,7品种承办;科伦、复星、齐鲁、人福..据统计,截至4月11日,CDE受理一致性评估共有1040个受理号(338家企业318个品种,按补充申请计算),其中182个受理号(86个品种)已通过。其中,盐酸二甲双胍片、阿莫西林胶囊、恩替卡韦胶囊等产品超过3家,竞争最大。具体情况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