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量采购 降价落地 药店何惧未来!

   2019-04-08 声远医药网31680
核心提示:近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开出了深圳第一张国家“4+7”城市集采中选药品的处方。这表示,深圳市承接的国家“4+7”城市药品集采工作正式步入实施阶段。这也意味着,未来当地市民可以在深圳全市公立医疗机构用上“4+7”中选药品了。其中,25种药品降价52%。在这25种药品中,慢性病患者用药占大多数,对于数量庞大的乙肝病人来说,更是利好:一年能少花8000元药费。

“4+7”带量采购在深圳、厦门等地实施:乙肝患者每年少花8000元药费。


近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在深圳开设了第一个全国“4+7”城市集中选药处方。这意味着深圳承担的国家“4+7”城市药品集采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也意味着当地市民将来可以在深圳公立医疗机构使用“4+7”中选药品。其中,25种药物降价52%。在这25种药物中,慢性病患者大多使用药物,这对大量乙肝患者更有利:每年可少花8000元。


“4+7”城市药品集采工作在厦门、上海、北京、西安等试点城市也相继落地或正在落地。


2018年众说纷纭的“4+7”带量采购终于在2019年初落地,医药板块a股市场集体跳水。“4+7”城市带量采购试点成功后,作为惠民工程和政绩工程,在全国范围内、更多品种上大面积推广是必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作为未来药品降价的主要驱动力,医疗保险费用控制也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它不以批量采购的形式出现,它也会以其他形式出现,目标和任务也是一样的。


批量采购对药店来说最致命的是医疗保险目录中药品的大幅降价。作者观察了许多行业专家对此事的判断和评论。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场全面覆盖药店的灾难,将进一步削弱药店行业在制药市场中的作用。此外,国家对执业药师在职的严格规范,许多业内人士对药店的未来前景表现不佳。


笔者认为,医疗保险目录药品全面进一步降价的趋势是不可抗拒的。降价对药店的影响必然存在,并将持续很长时间,但对药店的未来不需要太悲观。药房行业自诞生以来就在裂缝中生存,在自我探索、自我纠正和自我救赎中发展。它已经从当年的仓储式低成本砍刀营销模式转变为今天的社区专业药房。从当年的广泛管理到今天的精细运营,在发展过程中引入了连锁超市的管理模式,借鉴了超市的品类管理、展示管理和客动线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引入了企业的工商管理模式,借鉴其他行业薪酬体系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等现代管理模式。为什么“4+7”带量采购一落地,整个行业就充满了颓废悲观?为什么“4+7”带量采购一落地,整个行业就充满了颓废和悲观?不就是医保目录药品降价吗?原药店亏本的药品不是降价了吗?这会导致药店行业破产吗?作者认为绝对不会,核心原因只是药店从业者,你在等待中已经失去了精神!你已经忘记了你的出生了!你只是躺在过去的辉煌中,逐渐失去了前进的勇气!


任何行业的诞生都是市场需求的产物。当年,国家医疗单位财政差额补贴与医院自负盈亏业务收入严重不足的矛盾,最终导致医院药品价格虚高与人民收入低之间形成巨大矛盾。在巨大的利润空间下,高举降价旗帜的药店业应运而生,发展迅速。在当时的背景下,药店业是政府实施降低药品成本战略的重要补充,其核心是暂时将政府应承担的民生交付给市场经济。当今社会最尖锐的矛盾是生病不能住院,生病不能吃药,甚至有些地方因为疾病和贫困,因为疾病,国家试点“4+7”药品集中采购的目的非常明显,即实现四个目标:


一是降价提高药品质量;


二是药品行业转型升级;


三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四是医疗保障减负增效。


因此,首当其冲的是将药品降价功能从市场经济自发调整转向政府主导。


在了解了国家规划和未来的深远影响后,笔者认为,只要药店业人士冥想市场环境变化、消费群体变化、医疗环境变化,然后利用自己的资源,就可以从市场上找到出路,确定自己在医疗市场的定位。作者已经工作了近30年。从国有药店到民营药店,经过药店行业多年的沧桑,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供业内人士参考:


药品全面降价难以实施,药店仍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①目前实施“4+7”带量采购的地方都是财政充裕的一线城市,所以离全国带量采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②批量采购集中在慢性病和癌症品种。这些品种最初在药店是负毛利润。零售价格的降低必然会导致购买成本的降低,仍然可以作为负毛利润吸引客户的品种。


③批量采购将不可避免地推动未中标产品的制造商改变营销方式,从医院转移到医院外,也将不可避免地将一些用药的老客户转移到药店。


④批量采购的未来趋势必须优先考虑处方药和慢性病肿瘤治疗药物,因此非处方药仍然是药店在一定时间内的主要利润来源和发展方向。


关注消费升级后客户的变化趋势。



从分析不同年龄段的消费比例可以明显看出,70后和80后已经上升到主流消费群体。这一年的消费者愿意为健康买单,花钱买安全感,有更强的品牌理念,追求便利,更喜欢一站式服务。因此,对于今年的消费者来说,低价不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关注自己的健康是他们的特点。因此,药店应加大对自身品牌建设的投入,销售品种应倾向于保健品、器械和中药。


在大健康趋势下,从治病到未病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①现代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的需求已经从治疗疾病转变为治疗疾病(亚健康)、药店需要研究消费者在自我药疗和健康生活方式转变中的需求,抓住商机,实现核心利润转移。


②药店消费者观念的变化:


药店消费者有更大的购药和服务选择权,应注重消费体验、情感尊重和知情权。


药店消费者更注重药品的安全性和品牌选择。


健康服务呈现出对自我健康和健康生活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追求。


③通过以上两点对消费者健康概念的分析,我认为药房行业的专家应该了解自己药房的服务方向。总之,主流消费者并不缺钱,这取决于谁能吸引顾客消费。


拓宽服务手段,从商品意识营销到中医理疗诊疗的转变。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医药零售业以药品为核心,构建了功效、价格、便捷的购物场景,带来了价格、网点、促销的商品意识,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


中医理疗


中医理疗是一种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利用人工或自然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产生有利反应。它也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因素通过局部直接作用引起人体对神经和体液的间接反应,从而调节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促进细胞组织修复,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免疫功能,消除致病因素,改善病理过程,达到治疗目的。


中医理疗技术与药店自然客流的结合是最好的互助方式,不仅可以吸引和锁定客户,还可以吸引大量转移到非专业美容健康中心的消费者,从而增加业务部门的利润来源。


“诊所+药店”


自2018年国家停止门诊输液以来,从医院到诊所对门诊输液制定了最严格的规范。作者在这里不重复医院的影响,但对全国20多万个私人诊所来说确实是一场灾难。众所周知,输液是诊所的主要业务收入。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许可证分离”改革的通知》要求,自2018年11月10日起,第一批106项企业相关行政审批事项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许可证分离”改革。值得注意的是,“允许营利性医疗机构开展药品、设备等医疗相关商业活动,医疗活动场所应与其他商业活动场所分离”。


对于民营医疗机构来说,“诊所+药店”模式的障碍在于药品GSP流程与医院完全不同,涉及到药房人员招聘、管理、选址等多个环节,对于不熟悉该领域的民营医院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然而,对于药店来说,增加诊所批准不仅可以解决处方来源,还可以规范药师的审查行为。在外地考察时,笔者看到了一家“诊所+药店”企业。


提高人文关怀,与医院寻找差异化服务。


药店的消费者属于特殊群体,基本上是患者(患者)。他们常见的心理需求是什么?


A、身体需求:指生理和病理需求。例如,对空气、休息和睡眠、饮食和水、排泄、活动、安全等的需求。


B、情感需求:同情和关心。


C、需要尊重:要求别人尊重自己,重视自己。


D、接受和社会需求:疾病导致自身心理脆弱。


E、精神需求:被关注。


F、需要提供信息:了解疾病知识、自身疾病诊断、治疗方法和作用。手术效果、预后等。


患者是一种特殊群体,其性格不同于普通人,具有脆弱和狂躁的矛盾心理,医院医疗过程从登记、等待、诊断、支付到最终药物,门诊流量远远超过服务能力,整个过程患者往往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精力,在机械操作过程中,更无助、易怒、冷漠,因此患者的心理需求无法满足,甚至会出现狂躁的爆发(有些时间是医患关系不好造成的)。


医院服务能力与患者心理需求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是药店的服务方向。如何让患者在药店获得所有的心理需求是未来改进的方向,如何让患者在支付药品价格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转移价值是建立服务体系的核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医药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医药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服务项目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802875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