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License-out模式的普及,创新药出海已成为国内制药企业发展的主旋律。随着License-out交易量的增加,也代表着中国制药企业的研发实力逐渐得到世界的认可。
License-out
已成为创新药出海的主流方式
根据制药网的数据,2022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至少发生了45起,披露的交易总额约为275.5亿美元。截至今年8月16日,中国已经存在28起License-与去年同期相比,out交易增长58%,累计交易总额超过173.6亿美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的报告,2022年中国国内药企License-out全年共有7起超过10亿美元的“大单”,截至今年8月16日,中国已经存在交易规模超过10亿美元,已有赶上去年的势头。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
不得不说,License-out点燃了国内制药公司对创新药物研发和出海的热情。
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正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国内创新药出海趋于火热,License-out也成为制药公司扩大海外市场的主要手段。多年来,交易量和交易量都在快速增长。创新药物的研发势头逐渐超过了仿制药的研发,创新成果也在不断涌现。国内创新药物的规模已初具规模。
2023年“高人气”出海创新药盘点
在今年的28次License-out交易中,有许多药物交易量巨大,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我们选择以下药物进行盘点。
恒瑞SHR-1905
8月14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与美国OneBio公司签署SHR-1905授权许可协议,将TSLP单抗SHR-1905项目全球开发、生产、商业化的独家权益授权有偿许可给OneBio,金额超过10亿美元。目前,SHR-1905正处于临床状态Ⅱ期试验中。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
这是恒瑞医药到目前为止海外授权创新药物交易金额的“高峰”,恒瑞自今年以来一直为国内创新药物的出海做出贡献。早在今年2月,恒瑞就授权美国Trelinebiosces公司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抗癌创新药物EZH2抑制剂SHR2554。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
出海成果不断显现,出海不仅可以布局海外市场,增加药企收入,还可以成为创新药品研发成果的“试金石”。
药明生物
四种TCE双特异性/多特异性抗体
今年1月5日,药明生物四种药物“集体出海”。葛兰素史克将以近15亿美元的价格获得最多四种TCE双特异性/多特异性抗体的独家权利,该抗体是基于药明生物专利技术平台开发的。
“整合打包”、“集体出海”也是近年来流行的交易方式。同年1月,新诺维宣布将SOS1(激活细胞中KRAS蛋白的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抑制剂项目和实体瘤治疗创新ADC授予METistherapeutics和AmmaxBio。
ADC产品
2月23日,由康诺亚生物和乐普生物联合成立的合资企业KYMBiosciences以11.25亿美元授权阿斯利康目标Claudin18.2ADC产品CMG901的全球权益。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
4月,映恩生物与Biontech公司就DB-1303和DB-1311两款ADC产品达成独家许可和合作协议,Biontech以15亿美元的价格在世界各地(不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开发、生产和商业化两种药物。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
4月,启德医药授权目标TROP2ADC产品GQ1010于PyramidBiosciences,金额为10亿美元;5月8日,百力司康与卫生材料有限公司就BB-1701达成临床试验合作协议,具有战略合作选择权。百力司康可获得总开发商业里程碑支付和销售份额20亿美元。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
ADC药物在全球市场依然火爆。据不完全统计,去年7起超过10亿美元的交易中,有4起是ADC药物。License-out交易市场的“巨头”是否会再次被ADC药物占据,等待后续工作。
高歌猛进的时候
也要多审视自己
如今,制药企业已投资创新药研发项目,希望拓展海外市场,License-out确实是国内制药公司出海的好方法,这是不可否认的。然而,最近一些制药公司发布了终止合作协议等“退货”、“拒绝”消息,终止数量也略有增加。
在行业浪潮下,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目标聚集等问题是每个制药公司都应该冷静思考,创新药物需要反映价值,深化中国未解决的临床需求,开发新技术平台,旧药物“翻新”,甚至更高效、更安全是创新药物创新的本质。
参考资料:
1.173亿美元的交易总额!今年以来,国产创新药License-out的交易业绩令人满意。2023.8.8.16
2.恒瑞医药今年第二款创新药实现海外授权,新京报2023.8,交易额超过10亿美元.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