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类外周血管介入耗材集采拟中选结果出炉,介入市场格局将变。
规则三四五
不参与剩余量分配
日前,河北省医用药品器械集中采购中心发布《关于公示省际联盟外周血管介入导引通路等4种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的通知》,并附具体拟中选结果。(阅读原文获取名单)
本次集采的采购品种为外周血管介入导引通路、血流导向密网支架、颅内球囊护张导管、外周血管球囊扩张导管共4类外周血管介入类耗材,部分拟中选结果如下:
阅读原文获取完整名单~
此前发布的采购文件曾提到:当规则一、规则二中选单元数≥3时,剩余量由医疗机构自主选择分配给规则一、规则二产生的中选单元。规则三、规则四、规则五产生的中选单元不参与剩余量的分配。
结合已发布的拟中选结果,本次采购所有品种按规则一和规则二中选单元数均>3,因此规则三、规则四、规则五中选单元不可参与剩余量分配。
本次集采覆盖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兵团),采购周期共2年。
介入领域
风云再起
近年来,医用耗材创新研发再加速。据统计,2017-2023年,进入器械创新审批通道以及获批的产品中,无源植入器械产品数量位于首位。可见,包括众多介入耗材在内的无源植入器械领域,创新研发活跃度较高。
资料来源:《中国医械研发蓝皮书(2024)》
外周介入类耗材属于介入治疗领域中起步较晚的赛道,整体尚处于发展初期,某些品类的国产率甚至不足5%。2024年,介入类耗材集采加速,从国采到地方采购,多类耗材实现大降价。其中,第五批国采纳入了外周血管支架,甘肃省牵头24省对外周血管介入微导管、微导丝开展了集采工作。
据统计,第五批高值耗材国采中,外周血管支架类耗材需求量共计25.8万个,本次共有波科、巴德、康蒂思、柯惠、波科、先健医疗等18家企业中选,最低中标价达到2280元。其中,心脉医疗的下肢动脉支架和非下肢动脉支架二次降价幅度接近50%。
甘肃省牵头的24省联盟集采,外周血管介入类微导管、微导丝等产品的平均降幅达到62.21%。据报道,按首年约定采购量和联盟省份平台最低挂网价计算,本次集采过后,联盟省份可节约资金10.02亿元。
2024年,除外周介入外,神经介入也是介入领域集采重点聚焦的赛道之一。2024年中,安徽省医药组织开展了全省颅内支架、取栓支架和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等3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根据中选结果,外资企业中选占比为40%;此前价格最高的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最低拟中选报价为62000元、颅内取栓支架最低报价为3850元……
近年来,随着集采全面提质扩围,介入领域中的国产产品正凭借价格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外资企业对集采的适应程度和参与积极性都显著提高,尤其对中高端耗材市场,展现出了充分的竞争意向。
根据华安证券研报,2020—2022年,神经介入类弹簧圈耗材集采后,国产四家巨头份额占比由3.85%迅速提升至17.00%。2025年,待介入集采中选结果大规模落地后,介入耗材市场格局将迎来新变。
结语
国家医保局已在多个会议中明确,2025年将继续加快医用耗材集采,尤其高值医用耗材将成为集采重点对象。与此同时,随着耗材价格管理严格程度加剧,耗材市场的秩序将进一步规范,未来耗材市场将变得更为纯粹高效。